banner

位置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劳动关系网 >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过劳死”不属工伤难获赔 利益难维护法律存空白

  本报6月20日讯(记者宋晓晖)昨晚,济南某单位一位42岁的男士在加班后的回家途中,突然倒地身亡。同事们认为,超负荷工作、竞争压力等,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他应当属于典型的“过劳死”。但记者了解到,如何认定和保障“过劳死”者的利益,在法律上还是空白。“过劳死”现象近年来呈多发趋势。市精神卫生中心负责人孟广彦介绍说,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长期超负荷劳动等,往往使人精神过度紧张,可能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等心身性疾病。在身体患上严重疾病的情况下,再加上一段时间内长时间高强度工作,饮食不规律等等,就可能导致“过劳死”。因此说,“过劳死”既有身体方面的原因,也有精神方面的原因。
  
   山东李晓明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磊介绍说,“过劳死”目前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法律对“过劳死”并没有具体规定。因为“过劳死”不在职业病范畴内,也不是因为受到意外伤害,因此“过劳死”很难被认定为工伤。如果劳动者超时加班超过法律的规定,可以认定企业违反劳动法,对企业进行处罚。但是,“过劳死”者的权益很难得到维护。因此,“过劳死”目前应该说击中了法律的空白。
  
  
   孟广彦认为,除了加强劳动监察,及时制止企业的违法用工行为外,劳动者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他建议,大家首先要调整好心态,注意心理健康。再者,要学会排解忧虑烦躁的心情,培养健康的爱好,学会劳逸结合,确保身体和精神都不能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发现自己难以排解,要及时看医生。
  
  
  
  



作者:中国劳动关系网 来源:《新京报》 时间: 2010-06-22

中国劳动关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凡本网的所有原创作品,包括标有“中国劳动关系网”版权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中国劳动关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劳动关系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与本网联络,请在15日内联系junbo@hr6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