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位置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劳动关系网 >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涨薪风波后中国依旧是“世界工厂”

  中国的薪资压力正在积聚,即便在出口导向型的经济特区以外、在非出口产业也是如此。然而,有关中国即将告别“世界工厂”地位的任何说法,都是不靠谱的。
  
   即使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劳动力成本也可能只是总成本的一个零头。此外,许多最大型的生产商有足够的空间吸收加薪影响。据野村证券估计,1994年至2008年期间,中国工业企业实现了21%的年度劳动生产率增长,而年度薪资涨幅仅略高于13%。换句话说,单位劳动力成本下降了。
  
  
   如今,许多不起眼的中国承包商与它们在发达市场的客户相比,利润要丰厚得多。例如,总部位于浙江的服装企业申洲国际是优衣库和耐克的一大供应商,其五年平均净利润率达到15%,比日本的迅销(优衣库的母公司)高出一倍,比美国体育品牌耐克高出三分之二。
  
  
   再进一步说,更高的薪资未必导致利润率滑坡。像一些率先加薪抢占先机的企业可能会发现,至少有一部分额外成本可转移给商家。即便企业不能转嫁成本,它们也总是可以选择把生产进一步迁往中国内陆。因此,对最大的企业来说,薪资压力似乎是能够承受的。与此同时,薪资上涨将实现实际有效的货币升值,有望刺激国内消费。就目前而言,“中国价格”看上去是保险的。
  
  
   作者:刘斌
  
  
  
  



作者:中国劳动关系网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时间: 2010-06-12

中国劳动关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凡本网的所有原创作品,包括标有“中国劳动关系网”版权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中国劳动关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劳动关系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与本网联络,请在15日内联系junbo@hr6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