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位置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人力资源工具>人力资源知识

HR知识
薪酬福利

非标准化劳动关系的产生

   劳动关系的概念定义应区分广义劳动关系和狭义劳动关系。广义的劳动关系是指从宏观层面出发,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狭义的劳动关系是指在具体的企业或劳动单位中,劳动者个人与劳动力使用者(即雇主)之间的关系。这里所提出的非标准化劳动关系的定义,主要是针对企业运行层面,劳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一种,即狭义的劳动关系。
   传统的或标准化的劳动关系,主要是指符合劳动关系基本特征之一的"从属性"特点的劳动关系。这就是说,劳动者在特定的工作场所中,其劳动方式、组织规则等方面都是受到雇主的控制的,因此产生了劳动者的"人格从属性"和"组织从属性"的高度重合。这里的标准化劳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全日制工作方式以及劳动者和雇主之间所存在的一重劳动关系等。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企业所面临的大环境从工业化经济发展到了今天的全球化经济,所导致的一个结果便是劳动关系的非标准化发展。首要的一个表现是,劳动关系的弹性不断提高,各种非全日制工作、临时性工作不断涌现,在为劳动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灵活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导致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关系的弹性化发展。这是也为什么企业热衷于采取非标准化雇佣方式的原因
   所谓非标准化的劳动关系,主要是指远程就业、承包就业、兼职劳动、临时用工、劳务派遣等新型的劳动关系,企业用多元化的雇佣方式替代了单一的标准化雇佣方式,这种劳动关系的一个显著表现是,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组织从属性大大减弱,通常不参与到用人单位的直接、具体的生产指挥中。在这种劳动关系下,劳动者可能不会长期从属于同一个企业组织,甚至有可能同时从属于一个以上的组织。另外,用人单位的性质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其组织特性有所弱化,出现于一些介于合法和非法之间的非正规就业组织。在劳动关系非标准化的趋势下,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劳动关系所呈现出的多重化现象。这主要是指7个劳动者同时与多个雇主建立劳动关系,导致原本一个劳动者由一个雇主控制的“联系纽带出现松动”。例如,在非全日制就业和兼职就业中,劳动者将自己的劳动力避行分配使用,从而与多个用人单位发生了劳动关系。这一现象的一个直接结果,便是导致劳动者与每一个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均被弱化了。这里的劳动关系所显现出来的种种"异态",也是劳动关系在全球范围内趋向于非标准化的一种体现。
   目前,非标准劳动关系已成为当代劳动关系的主要发展趋势。据统计,1985-1995年,欧盟临时就业增长了2.5个百分点,其中西班牙10年间增长了约20%。同期,澳大利亚为18%,新西兰为15.7%。加拿大兼职人数从1977年的24万增至1999年的72.3万,20年间增加了两倍多,约占劳动力总量的3%。1987-1997年,澳大利亚兼职就业劳动者增加了65.8%。1992一2000年,英国兼职就业劳动者增加了22万。另外,据英国剑桥计量经济学咨询公司研究推测,到2010年,英国有近1/3的工作将是非全日制工作;未来10年,大多数新创就业机会几乎都是非金日制。另外,我国多元化雇佣方式的特征也慢慢地跟随全球改革的浪潮越发明显起来。
   可以说,目前世界已经进入了弹性劳动与经济不稳定、工作不稳定的时代,过去传统的终身雇佣制已经变得越来越少,灵活、具有弹性的雇佣方式所导致的各种非标准化劳动关系,正在越来越多地涌现,也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变革。
   非标准化劳动关系产生并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劳动者社会保障的社会化,导致劳动者与企业问联系的紧密程度减弱,劳动者在不同企业之间的流动对劳动者的养老、医疗、失业的基本保障没有必然的联系。这就大大拓展了弹性就业的空间,成就并推动了非标准化劳动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作者:中国劳动关系网 来源:《中国劳动关系网》 时间: 2012-3-24 13:01

中国劳动关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凡本网的所有原创作品,包括标有“中国劳动关系网”版权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中国劳动关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劳动关系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与本网联络,请在15日内联系junbo@hr6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