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位置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广州新闻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竞业禁止 公司与跳槽员工谁更痛?

经济寒潮,互联网寒冬,公司裁员,员工跳槽。然而在这一系列主动与被动间,“竞业禁止”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继珊瑚虫QQ案后,中国互联网大佬腾讯公司上周末向深圳福田法院起诉15名涉嫌集体跳槽的员工,再掀舆论波澜。腾讯公司公关部经理郑晓波昨日向记者透露,“集体辞职”的15名员工中绝大多数是新产品研发的核心人员,并已为腾讯的竞争对手“效劳”,开发出类似产品,“由此可以断定这是一起‘恶意挖角’事件。”

“同业竞争”一词曾因李开复从微软跳槽GOOGLE引起的大战而为业界熟知,而根据这些跳槽员工当初与腾讯签署的劳动合同,离职员工在2年内不得加盟其他与腾讯相关业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这起诉讼到底是对集体跳槽的杀鸡儆猴?还是契约精神的缺乏?公司拒付竞业禁止补偿的合同又有没有效力?

恶意挖角还是正常流动?

尽管互联网的寒冬使得互联网公司纷纷裁员过冬,但对互联网人才的争夺却从未停止过。按照深圳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苏永彪的说法,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大概每隔两年就跳槽一次。而对于新生代互联网公司,起步时期通过猎头公司来挖掘人才也属正常。

此间,有媒体称该事件的幕后操盘手正是国内最大人才招聘网站51.com.而该公司总裁助理兼新闻发言人黄绍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人员正常流动和恶意挖角是很难界定的,如果这15名被指‘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的员工需被起诉,那么来自他公司的腾讯现雇员工,又该如何处置?”黄绍麟还表示,“只要是程序正规,结合公开招聘和猎头公司两种方式来招聘员工都是无可厚非的,相信腾讯的做法也概莫能外。”

“问题是,被猎头公司从腾讯挖掉的这批员工,去到竞争对手那里所从事的部门职位跟在腾讯的旧职是一样的,且所开发出来的产品也是类似的。”郑晓波表示,公司已经明显察觉到商业泄密与员工“集体辞职”存在直接关联,并导致了腾讯投入巨资的一些研发项目搁浅。“在此之前,腾讯也曾招聘华为、新浪等高新科技公司的离职员工,但为什么独独这次要提起诉讼?因为这是一起恶意挖角事件。”

与此同时,腾讯方面还向本报提供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樊的说法,论证其诉讼离职员工的合法性。张樊称,《劳动合同法》第23、24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与劳动者约定竞业禁止协议;禁止的人员不限于高管、高级技术人员,还包括其他有保密义务的人员。“腾讯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所开发的技术秘密与营业秘密(统称为商业秘密)都有需要得到严格保护。核心技术开发人员毫无例外也应被列入要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的范围内。”

杀鸡儆猴还是企业维权?

实际上,这场暗战早就风生水起。苏永彪向记者透露,早在数月前,深圳市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就有意到腾讯调研考察,当时腾讯以“公司正在进行内部调整”为由推迟了这一工作。而51job的一内部员工也向记者透露,腾讯员工集体辞职早在去年就时有发生。

激动网执行总编杨学涛表示,腾讯这波辞职的员工据说有100多人,而不仅仅是15人。“这是典型的杀鸡儆猴!腾讯在与员工签订合同时,除了劳动合同外,还附加一‘竞业禁止义务’协议,这是一典型的霸王条款,按其规定,员工在离职后两年内不得从事的行业几乎涵盖了互联网的所有企业。这就相当于断人生路,毕竟大多数技术工也就只懂这门技术活。”杨学涛认为腾讯的做法是“愚蠢的”,并断言此事将不了了之。

而深圳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协会会长尉迟亚波则认为,腾讯做法绝对正确,中国互联网企业需要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制造业等传统行业不同,互联网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人才就是竞争力。如果腾讯花100万研发一个新产品,那么用于人才培养的人力资源成本就要用到90万,剩下10万用于产品推广。显然,如果已经掌握了研发产品编程程度的几个核心人员联合起来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那么腾讯的10万推广肯定不足以跟90万‘头脑技术’对抗。”

也有业内人士提出建议,如果互联网企业要求离职员工承担保密义务,那么企业方就应支付“保密费”。张樊则表示,腾讯员工提出,离职至今公司从未提起过竞业限制补偿。按《劳动合同法》规定,腾讯没有履行竞业禁止补偿义务,就结束了合同中约定的竞业限制义务,这种看法其实并不然。“因为腾讯据事实指明,这15名员工属于集体跳槽,即背后有企业恶意挖人。签有竞业禁止协议的腾讯员工刻意被挖,先离职后加盟,这种行为应被认定为在职期间的竞业行为,无论离职后腾讯是否给予补偿,都是对腾讯利益的一种侵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此,郑晓波则表态称,腾讯愿意给这15名员工支付竞业禁止补偿,至于具体金额则要看双方协商。

观点对对碰

【正方】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樊:签有竞业禁止协议的腾讯员工刻意被挖,先离职后加盟,这种行为应被认定为在职期间的竞业行为,无论离职后腾讯是否给予补偿,都是对腾讯利益的一种侵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深圳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协会会长尉迟亚波:腾讯的做法是绝对正确,中国互联网企业需要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反方】

51.com总裁助理兼新闻发言人黄绍麟:人员正常流动和恶意挖角是很难界定的,只要是程序正规,结合公开招聘和猎头两种方式招聘员工都无可厚非。

激动网执行总编杨学涛:起诉门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不了了之。腾讯签订的是典型的霸王条款,相当于断人生路,毕竟大多数技术工就只懂这门技术活。

作者: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时间: 2008-11-12

中国劳动关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凡本网的所有原创作品,包括标有“中国劳动关系网”版权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中国劳动关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劳动关系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与本网联络,请在15日内联系junbo@hr668.com.